猫眼石在矿物学中是金绿宝石(Chrysoberyl)中的一种,属金绿宝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严格说来,“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称,而是某些宝石上呈现的一种光学现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宝石用强光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叫做“猫眼闪光”或“猫眼活光”,然后根据宝石是什么来命名,如果宝石是石英,则叫“石英猫眼”,如果是金绿宝石,则叫“金绿猫眼”。可能具有猫眼闪光的宝石种类很多,据统计可能多达30种,市场上较常见的除石英猫眼和金绿猫眼外,主要还有“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等。由于金绿猫眼最为著名也最珍贵,习惯上它也简称为“猫眼”,其它猫眼则不可这样称呼。猫眼石常被人们称为“高贵的宝石”。它和变石一起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猫眼石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
如何鉴定钻石戒指的切工 摘要:钻石的切工对于钻石的外观和价值至关重要, 并且是钻石 4C 标准中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鉴定标准。钻石的切工对于钻石的外观和价值至关重要, 并且是钻石 4C 标准中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鉴定标准。为了确定一颗标准圆形明亮式钻石的切工等级,GIA 计算出影响钻石正面外观的刻面比例,更细致的分析每一颗钻石的切工级别。 钻石切割刻面图GIA 根据七个要素:亮度、火彩、闪光、重量比、坚固性、磨光和对称性,来评估圆形明亮式钻石的切工,并将钻石切工从极优 (Execellent) 到不良 (Poor) 分为 5 个等级,最终等级结果由钻石在这七个要素中获得的五个最低评级决定,而这七个要素可以总结为三个大类:1、根据亮度、火彩和闪光属性,评估从正面观察时钻石的外观如何——抛光。2、评估钻石设计在保证坚固性和最优重量.......
石榴石,地质学专业术语,上地幔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石榴石晶体与石榴籽的形状、颜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颜色好净度高的石榴子石可以成为宝石。石榴石的英文名称为Garnet,由拉丁文“Granatum”演变而来,意思是“像种子一样”。常见的石榴石为红色,但其颜色的种类十分广阔,几乎涵盖了整个光谱的颜色。 一石榴石的简介 石榴石,中国古时称为紫鸦乌或子牙乌,是一组在青铜时代已经使用为宝石及研磨料(Abrasive)的矿物。常见的石榴石为红色,石榴石英文"Garnet"来自拉丁文"granatus"("grain",即谷物),可能由"Punica granatum"("pomegranate",即石榴)而来,它是一种有红色种子的植物,其形.......
晕彩拉长石. 图片:Pat Daly. 1. 什么是晕彩? 晕彩是指当白光从宝石上或宝石中的结构反射时所看到的颜色的显示。在欧泊中,可以看到棱柱状的颜色,因为光谱颜色是分开的。在拉长石和其他宝石中,它们被混合以产生干扰色。 2.晕彩的原因是什么? 晕彩可以由光从规则结构的衍射引起的,也可以由薄膜在材料上或材料中的反射引起。薄膜可以是液体、气体、固体、晶体以及充满液体的包裹体、裂缝和解理都可能造成这种影响。 打在薄膜的光一部分从上表面反射,而一部分经过折射到薄膜中并从下表面反射。光被分为两部分,它们在薄膜的上表面重新结合。当波峰和波谷重合时,它们被称为 “同相”。这些光波变得更亮。有些是异相的;波峰与波谷相结合,这样光波就被消除了。当白光中的某些颜色被减弱或消除,而另一些增强时,就会看到晕彩.......
碧玉是软玉的一种,其主要组成矿物成分是透闪石、阳起石,碧玉中铁元素的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碧玉矿石受镁质大理岩等侵入,也正是因此碧玉呈现出与其他玉石截然不同的特质。我国碧玉开采历史悠久,清时官府在新疆玛纳斯设厂开采碧玉,其时碧玉为宫廷主要玉石用料。随着玉石收藏的兴起,也涌现了一大批新碧玉品种。 01玛纳斯碧玉,玛纳斯碧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重新开采,产量大,玉料块度也比较大,重者达几吨重,玛纳斯碧玉也有籽料、山料、山流水的区别。 02青海碧玉,其发现历史不过十几年,其玉料特点是块度大、玉料磨圆度好,少绺裂比较完整,但玉质一般,有非常明显的皮壳,颜色为灰绿色,有黑点。 03加拿大碧玉,加拿大的产量比较高,其玉料特点是硬度高、质地均匀、块度大,颜色鲜艳,它是加拿大的国玉。我国曾大规模的进口加拿大的碧玉,有利于缓解国内玉石资源紧缺状.......
二、绿色成因机制探析毫无疑问,铬是翡翠中的致绿元素,但它必须参与到硬玉的晶格中才能呈现绿色,而问题的关键则是铬的来源。经研究后笔者认为,铬主要来源于角闪石,是角闪石在强烈动 力变质过程中所析出的铬离子进入了硬玉中。研究中选择了三组样品,从中分别挑选出绿色硬玉、黑色角闪石及白色硬玉的单矿物,对其进行了铬的等离子质谱分析,三组样品的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组,角闪石的Cr2O3含量为 0.186%,绿色硬玉的Cr2O3含量为 0.022%; 第二组,角闪石的Cr2O3含量为 0.095%,绿色硬玉的Cr2O3含量为 0.017%; 第三组,角闪石的Cr2O3含量为 0.060%,绿色硬玉的Cr2O3含量为 0.066%,白色硬玉的Cr2O3含量为 0.0012%。 从中看出,角闪石的铬含量(Cr2O3=0.060~0........
缅甸翡翠有六千多万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翡翠的“玉化期”。缅北地区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发生硬玉化而形成了硬玉岩。但它还不具有翡翠所独有的特性,基本上无色,还未长出漂亮的翠(绿色)和翡(紫色),因而还不能将其称为翡翠 , 只能算一般意义上的硬玉岩玉。 第二期:翡翠的“色化期 "。硬玉岩在强烈动力变质作用下,发生变形、碎裂及重结晶,致色(绿)铬离子通过裂隙溶液和间隙溶液发生迁移,并置换硬玉中的铝离子,从而使重结晶的硬玉呈现出绿色。另在动力变质作用后期发生的静态重结晶作用,使硬玉岩呈现出了紫色。于是缅甸的硬玉岩因为有了绿、有了紫,才成为真正意义的翡翠。 第三期:翡翠的“皮化期”。在表生地质作用阶段,翡翠砾石的表面因风化作用而形成次生矿物的皮壳和雾,一些漂亮的红、黄雾构成了翡翠的“彩”,从而使翡翠变得更加丰富多.......
几乎大部分人都了解的一个事实是,并非所有钻石都“生”来平等。事实上,每颗钻石都独一无二——钻石具有各种尺寸、形状、颜色,并具有不同的内部特征。 因此,为了评估和讨论钻石的品质,专业人士使用的是由GIA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钻石分级系统,该系统确立了描述和分类钻石的四个重要因素:净度、颜色、切工和克拉重量。这个系统,就是“传说中”的4C。可以说,成品钻石的价值取决于 4C 的组合。然而,在 1940 年之前,尚无定义钻石品质的标准术语或因素。 也许大家熟悉4C,但就“4C标准是如何确立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这个问题而言,却要陌生得多。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番~追溯至 16 世纪,商人使用许多不同且不一致的术语来谈论影响钻石价值的四大要素。“没有瑕疵”或“有缺陷”被用来形容净度;“色泽”或“色调”形容颜色;而诸如“做工好”或“做工.......
宝石是地球的亿万年的结晶,是矿物中的精华。宝石都有一些通性比如:耐久,美观,稀有等。然而,有一些宝石,他们凭借着自身独特的美,即使在缺失某些通性时,仍然使其不失在宝石家族中的一席之地。带大家赏析这个宝石中的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指宝石在光的干涉衍射等作用下,呈现的一些奇异光学现象。 猫眼效应定义是: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切磨的某些宝石玉石表面会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该光带随样品或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称为猫眼效应。 需要说明的是"猫眼"在作为一种宝石名称时,仅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其他任何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在称呼是必须加上宝石种类名称。比如具有猫眼效应的碧玺,必须称为"碧玺猫眼",而不能直接称为"猫眼"。.......
天外来客还是地球自生?-探索“玻璃陨石”成因谜团 玻璃陨石,由于它奇特的造型,靓丽的色泽,加上扑朔迷离的身世,在观赏石和陨石收藏界,以及科学界一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包括它是不是陨石,它来自何方以及如何形成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笔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经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形成本文,以飨读者。 玻璃陨石是一种棕黑色、浅绿色或金黄色的天然玻璃,大小一般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具有清晰的空气熔蚀刻痕和特定的全球分布区域,不同区域的玻璃陨石具有固定的产出地层。玻璃陨石的认识和研究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史,早期人类的认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产生了一些美丽的神话故事。人们最感兴趣的是玻璃陨石的成因,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如火山玻璃说、月球起源说、闪电熔岩说、陨石消融说、陨石冲击说和彗星成因说等,还有人认为其本.......